“最后一公里”下的“高言值”丨大调研进行时
日前,家住吕巷镇蔷薇村的金师傅惊喜地发现,他家附近设置了1683路公交车站点,并已经投入使用,今后去镇上办事可以少走几公里路了。“没想到我提给‘家门口’的建议,真的实现了。”金师傅赞叹道。
据了解,1683路公交车的原路线是吕青路延伸段自东往西一直开,到路口后直接左转往朱吕公路向南行驶,这样的通行线路,导致了蔷薇村1、2、3组的很多人要行走几公里才能到最近的站点。农村地区公交车受众群体以老年人居多,金师傅也是其中之一,为此,金师傅决定利用“家门口”服务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希望政府着眼实际,让公交车出吕青路后,再继续往西开,让这个区域附近的老人受益。”金师傅表示。
蔷薇村“家门口”服务点工作人员收到建议后非常重视,联合村委会进行详细调查,并形成报告提交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助力百姓实现愿景。之后,在“家门口”服务点的牵线搭桥下,公交公司通过审查、统筹,最终将金师傅“金点子”变“金果子”。现1683路公交车至吕青路路口后,会继续往西行至泖湾支路吕青公路后掉头往东开至朱平公路后往南行驶,可以说是将站点设置到了群众的“家门口”。
据悉,吕巷镇“家门口”服务点作为吕巷镇诉源治理的重要一环,其场所主要设置在全镇12个村(居)委会,下步准备和“巷邻坊”逐步结合,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直接反映问题。服务点根据村民反映问题,当场就可以做好相应的引导、劝解工作。如遇到需要职能部门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上报信访办,由信访办牵头,让职能部门直接和百姓面对面沟通,旨在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为“主动”,变“集中”为“分散”。
自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吕巷镇共接到群众反映问题20余件,已处理落实18件,村居民的信赖感与满意度也在不断增强。下一步,吕巷镇将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逐渐增加优化“家门口”服务点的服务内容。如把收集人民意见建议等纳入其中,调动村居民自治热情,重视落实百姓诉求愿望,通过联合镇职能部门和单位,将力量融合、资源整合、功能聚合的优势发挥出来,致力于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